
Product category
快速溫變濕熱試驗箱技術規格:
型 號  | SES-225  | SES-408  | SES-800  | SES-1000  | SES-1500  | SES-2000  | 
內箱尺寸 (W x D x H cm)  | 50×60×75  | 60×80×85  | 80×100×100  | 100×100×100  | 100×100×150  | 100×110×180  | 
外箱尺寸( W x D x H cm)  | 115×125×160  | 125×145×170  | 145×195×185  | 155×225×195  | 250×125×190  | 260×135×250  | 
內箱容積  | 225L  | 408L  | 800L  | 1000L  | 1500L  | 2000L  | 
承載重量  | 20kg  | 30kg  | 30kg  | 50kg  | 75  | 100  | 
溫度速率  | 5℃/min、10℃/min、15℃/min、20℃/min。  | |||||
溫度范圍  | -70℃-180℃  | |||||
溫度波動度  | ±0.5℃  | |||||
溫度偏差  | ±2℃  | |||||
溫變范圍  | -55℃~+125℃(高溫至少±85℃以上)  | |||||
濕度范圍  | 20%~98%  | |||||
濕度偏差  | -3~+2%R.H(75%R.H.以上),±5%R.H.(75%R.H以下)  | |||||
備注  | 以上指標是在空載,環境溫度20℃±2℃下測試  | |||||
腳輪  | 4個(外形尺寸不含腳輪)腳輪增高50~120mm  | |||||
觀察窗  | 帶加熱裝置防止冷凝和結霜  | |||||
測試孔  | φ100mm位于箱體右側(人面朝大門)  | |||||
照明燈  | 35W/12V  | |||||
節能調節方式  | 冷端PID調節方式(即加熱不制冷,制冷不加熱),比平衡調溫方式節能40%  | |||||
加熱方式  | 電加熱(3重超溫保護)  | |||||
制冷機  | 德國*品牌壓縮機  | |||||
制冷劑  | 環保制冷劑R404a / R23(臭氧耗損指數均為0)  | |||||
冷卻方式  | 水冷(水溫7℃~28℃,水壓0.1~0.3Mpa,以便確保降溫性能  | |||||
控制器  | 7寸彩色觸摸屏控制器  | |||||
運行方式  | 程序運行+恒定運行  | |||||
程序容量  | 200×100可循環跳步、保持、連接  | |||||
傳感器  | PT100  | |||||
通訊功能  | RS485 標配USB  | |||||
曲線記錄功能  | 觸摸屏自動記錄  | |||||
電源  | 380V±10%/50HZ,三相五線(3P+N+G)  | |||||
       壓縮機是高速運轉的復雜機器,保證壓縮機曲軸、軸承、連桿、活塞等運動件的充分潤滑是維持機器正常運轉的基本要求。為此,壓縮機制造商要求使用牌號潤滑油,并要求定期檢查潤滑油油位和顏色。
壓縮機是一個特殊的氣泵,大量制冷劑氣體在被排出的同時也夾帶走一小部分潤滑油(稱為奔油或跑油)。壓縮機奔油是無法避免的,只是奔油速度有所不同。
半封活塞式壓縮機排氣中大約有2-3%的潤滑油,而渦旋壓縮機為0.5-1%。對于一臺排量為100m3/hr、曲軸箱儲油量為6升的6缸壓縮機,3%的奔油意味著大約0.3-0.8升/分鐘的奔油量,或壓縮機無回油運轉時間為十幾分鐘。 排出壓縮機的潤滑油不回來,壓縮機就會缺油。
油分離器安裝在壓縮機排氣管路上,一般能分離出50-95%的奔油,回油效果好,速度快,大大減少進入系統管路的油量,從而有效延長了無回油運轉時間。
管路特別長的冷庫制冷系統、滿液式制冰系統以及溫度很低的凍干設備等,開機后十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不回油或回油量非常少的情況并不稀奇,設計不好的系統會出現壓縮機油壓過低而停機的問題。這種制冷系統安裝高效油分離器能大大延長壓縮機無回油運轉時間,使壓縮機安全度過開機后無回油的危機階段。 
未被分離出來的潤滑油將進入系統,隨制冷劑在管內流動,形成油循環。潤滑油進入蒸發器。
一方面因溫度低溶解度小,一部分潤滑油從制冷劑中分離出來;另一方面,溫度低粘度大,分離出來的潤滑油容易附著在管內壁上,流動比較困難。蒸發溫度越低,回油越困難。這就要求蒸發管路設計和回氣管路設計和施工必須有利于回油,常見的做法是采用下降式管路設計,并保證較大的氣流速度。
實際應用中,由于蒸發器和回氣管路設計不當引起的回油問題并不罕見。對于R22和R404A系統來說,滿液式蒸發器的回油相對困難,系統回油管路設計必須非常小心。對于這樣的系統,使用高效油分可以大大減小進入系統管路的油量,有效延長開機后回氣管無回油時間。
 
當壓縮機比蒸發器的位置高時,垂直回氣管上的回油彎是必需的。回油彎要盡可能緊湊,以減小存油。回油彎之間的間距要合適,回油彎的數量比較多時,應該補充一些潤滑油。 
變負荷系統的回油管路也必須小心。當負荷減小時,回氣速度會降低,速度太低不利于回油。為了保證低負荷下的回油,垂直的吸氣管可以采用雙立管。
 
壓縮機頻繁啟動不利于回油。由于連續運轉時間很短壓縮機就停了,回氣管內來不及形成穩定的高速氣流,潤滑油就只能留在管路內。回油少于奔油,壓縮機就會缺油。運轉時間越短,管線越長,系統越復雜,回油問題就越突出
除霜時蒸發器溫度升高,潤滑油粘度減小,易于流動。除霜循環過后,制冷劑流速大,滯留的潤滑油會集中返回壓縮機。因此,除霜循環的頻率以及每次持續的時間也需仔細設定,避免油位大幅度波動甚至油擊。 制冷劑泄漏較多時回氣速度會降低,速度太低會造成潤滑油滯留在回氣管路,不能快速返回壓縮機。 制冷劑遷移引發的帶液啟動也會造成內回油困難,但通常時間較短,多十幾分鐘。